慈菇高产种植管理要点

2022-06-07 16:54发布

慈菇,又称茨菰、慈姑、燕尾草、白地栗等,种植历史悠久,一般生于浅水沟、溪边或水田中。慈菇的果实可以食用,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及营养价值,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,南方栽培得比较多。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慈菇高产种植管理要点,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
一、种植时间

早慈菇在4月下旬育苗,5月下旬种植,晚慈菇在5月上旬育苗,7月中下旬种植。流域一带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育苗,6~7月定植,秋季采收。

二、选种育苗

1、慈菇育苗可以将整个球茎作种,也可以切除球茎,留球茎在顶芽上,还可以用刀直接在芽的基部将顶芽挖下,作为种子育苗,慈菇选择种植的顶芽或是球茎需健壮无病虫害。

2、种植幼苗时,要注意保证苗床的水位在3厘米左右,使其能够充分吸收水分生长!此外还需注意的是,播种完后可以在其上面覆盖上一层塑料膜,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长出幼苗来。

三、假植

等到慈菇顺利长出幼苗后就可以进行假植了,慈菇的假植地一般都选在有着肥沃*壤且背风向阳的水田中。在假植时需要注意慈菇的密度大概控制在株距50厘米,行距70厘米左右,等到幼苗抽生出足够多的分株后,便可正式移栽到种植水田中。

四、田间管理

慈菇移栽到水田中同样需要注意种植密度,大概株距25厘米,行距60厘米左右。此外,在慈菇的日常管理中还需要注意其生长态势,及时将有倒伏倾向的植株扶正,将患有病虫害的植株进行拔除,并不定时进行中耕除草,把田中长出的杂草清理干净让慈菇能充分汲取养分,促进生长。

五、水肥管理

1、管水

慈菇整个生育期要保持浅水,严防干旱,移栽后要浅水勤灌,以提高*温,移栽后至匍匐茎抽生前大约在6—7月份,保持水层7—10厘米深,匍匐茎抽生后,大约7月中旬至8月中旬加深水层至13—20厘米,生长后期(大约8月下旬至10月下旬)维持浅水,水层降低到7—10厘米,保持球茎膨大的需要,采收前排水保持*壤湿润。

2、施肥

慈菇生长期长,需肥量大,以基肥为主,缓苗后10天追一次肥,促进幼苗生长,立秋后及时追肥,追肥要配合施用草木灰等钾肥,以利于球茎的膨大和养分积累。

以上就是慈菇高产种植管理要点,慈菇是优良的水生蔬菜,营养价值丰富,受到很多消费者及种植户们的青睐,种植慈菇,一定要做好管理工作,及时采收。